赖尔

作家、大学讲师、特聘教授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已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余部,作品被翻译成英语、日语、泰语、越南语等,海外出版。
作品还被改编成漫画动画、真人影视、手机游戏和实体主题公园。

创意写作分享第二节(2)

今天分享的知识点——从讲故事,到编故事,传统的语文教育没有告诉大家的是,如何从0到1去写一篇故事。

 

先前有表述到,其实我们每个经历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学,都具备基本创作的能力,多多少少都能完成“讲故事”这个任务。

但是,从讲故事,到编故事,传统的语文教育没有告诉大家的是,如何从0到1去写一篇故事。学生们在面对创作时,往往会面临几个问题:

1、我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?为什么我要写这个故事?

2、我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?我要怎么写他(她),他(她)才像是一个真正的人?

3、故事怎么编才好玩?为什么我写了起因经过结果,还是觉得自己写的故事像坨屎。

……

创作初期,各种问题会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,有的问题想不通,同学往往连动笔的欲望都没有了。有些同学是动了笔,然后发现自己的行文一点都不好玩,感觉既无聊又幼稚,心生“我果然不是写文章的料,没这才能”,然后就甩甩头,决定放弃挑战。

这都是正常的过程,尤其是现在文化市场这么繁荣,同学们看到的小说、电影电视都是很厉害的作品,大家的审美层次提升了,对故事的要求提升,但自己下笔的实践能力,也就是自己的“文笔”还很弱。这种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”的对比,会让大家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,这是很正常而普遍的现象。

那究竟如何才能从无到有,从0到1,撰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文学小说作品呢?

我先来分享一下,我个人创作十二年来,自己总结的感想和经验——

 

首先,对于一部网络文学作品,在创作之前,我先将一部故事进行分解,只留内核部分。我认为,一部文学作品的内核,其实是分为五个维度的:

·题材

·立意

·主梗

·人设

·体量


  


下面,我将一一展开,进行分析。

在本课程中,也就是第二堂课,我会讲述创作五大维度的总纲,并以自己的作品,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,也展现给大家,为什么我要写这个故事,我是怎么想到,从0到1,决定写这个故事的。而不同的维度,又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版权衍生类型。

之后的第三堂、第四堂、第五堂课,则是分为了三个专题部分,向大家表述:作品的题材与立意、主梗设计、人物设定等专项内容的设计。

 

一、题材:

题材是创作的基础,首先选取哪个类型的题材,是每个创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。

目前的中国网络文学,从题材上看,主要分为以下类型:玄幻、武侠、仙侠、奇幻、科幻、都市、言情、历史、军事、游戏、体育、灵异、同人、二次元、耽美……

当然,随着题材的不断扩充,随着各种新创意的涌现,这些类型还在不断地扩大和变化,诸如“种田”、“重生”,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题材流派。而传统的武侠、仙侠,以及西方奇幻等题材,如今风头不再,甚至是成为了冷门。

 

二、立意:

立意是什么?立意是指小说所传达的精神思想。

传统文学往往讲究弘扬真善美,针砭时弊,要有社会价值的承载,所谓“文以载道”就是这个道理了。

但是,在网络文学发展的今天,有很多网络文学创作者,是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。这主要是因为付费阅读,也就是“订阅”的付费方式,让很多作者在创作之时,更需要去迎合读者的口味,甚至是讨好读者。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,吸引读者的眼球,让读者在看文的过程中收入更多的爽快感,就成为了作者创作的重点。于是,典型的“爽文”诞生了,这种文章不需要有立意,只是图个纯粹的阅读的“爽”——换句话说,以娱乐性作为创作的主导。

网络文学的创作中,普遍存在这种“爽文现象”。那么,网络文学的创作,是否还需要立意呢?让我们从两个层面,来分析这个问题——

第一,从功利的角度来分析。

我们得承认,现在的网络文学创作,是十分功利的。不同于四十年前的中国,甚至是百年前的中国,那时候,文学是属于小众精英的。文学是是士大夫各抒己见的方式,是精英文士抒发情怀的手法。而在中国,随着时代的发展,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,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国推广,以及越来越高的大学生录取率,可以说,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写作的基础能力,只是看有没有训练,有没有发挥。至于有没有才华,能不能写得好,那是另一个层级的事情,但不可否认,我们在基础语文教育中,就具备了公文写作、记叙文写作、议论文写作等一系列的文字创作能力。

一方面,具备基础写作能力的人多了,另一方面,互联网在全世界飞速发展,中国更是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,赢得了互联网发展的巨大红利,这是中国网络文学能发展到如此规模、甚至领先世界的根本原因。

网络作者多了,大家的目的性也是五花八门。“写文章,究竟图个什么?”,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。有的作者只是想展示自我才华,成为一代网红甚至大咖。有的作者是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,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读者的共鸣,为读者带来感慨或思索。有的作者,更直白一些,就是靠写文章争订阅赚钱——这些目的都无可厚非,全然在于个人的选择。

好了,那么,让我们回到立意的问题上。咱们很功利地说,“图什么”,决定了你的文章里是否需要有立意的存在。特别是2018年的文化政策的收紧、管控方式的变化,让网络文学非常明显地分出了两个大方向——

一是无线向,纯粹走掌上阅读,和移动互联网结合,在手机、PAD、KINDLE等终端进行阅读的文章,一般都是百万字、千万字的大长篇,完全依靠读者订阅,依靠流量收费。这种类型的网络文学,伺候好金主是第一位的,当然要讨好读者。这种类型的作品,可以有立意,也可以没有立意,但看作者的自我要求了。

一是IP向,故事体量本身不长,一般是二十万字到百万字,主打动漫、影视、游戏改编的网络文学。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开发,要求这样的故事,必须要有明确的立意,要弘扬真善美,要三观正,要宣扬正能量,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。不然,怎么通过广电“爸爸”的审核呢?而影视动漫游戏公司,除了追求经济价值之外,毕竟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的。

这两种方向,也没有高下之分。无线向的网络文学作品,更需要赚快钱。别看IP改编不多,但是订阅和流量分成的收益颇丰,真正是闷声发大财。而IP向的网络文学作品,动漫影视游戏改编,看似风光无限,但实际上开发周期长,其中也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风险,经济收益未必有无线风的作品高,但是对于个人品牌和价值的提升,有很大帮助。

所以,从功利的角度看,文章创作的过程中,加不加入立意,加到什么程度,全看个人的选择。作者图个什么,想赚钱有赚钱的玩法,想改编有改编的玩法,自己想得通透就好。

第二,从个人价值的实现、未来发展的规划来分析。

诚然,刚才分析到,每个作者“图什么”,这个只能自由心证,旁人犯不着去指手画脚。但如果我们进入更深层次的讨论,当我们作者发展到一定阶段,解决了基础的钱的问题,那下一步要考虑的,就是人生规划了。

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的第一把交椅,唐家三少,他够有钱了吧?在他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之后,发表过这样一番言论——

“自己写的东西要敢给孩子看,正能量的东西才能长久。”——唐家三少

唐家三少认为,这是网络作家创作的底线。我相信这句话是三少的诚挚之语,而不是开大会时的场面话。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原理,当赚到了钱,解决了基础的温饱问题,人一定是寻求更高尚的精神世界的,寻求精神的富足,寻求个人的成就,寻求未来的发展,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。而这个“更好”,既表现在社会地位的转变上,也表现在精神世界的丰盈上。

很多网络文学作家,靠着自己的创作码字获得很好的收益之后,会面临一个问题,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:我的作品,能够流传下去吗?我的下一部作品,是否可以写得更好?

特别是一些无线向的作家,多少有过一些自我怀疑。我和一些作家朋友们聊起这个话题,无线向创作的小伙伴们,往往会流露出疲惫,在创作了以“千万字”为单位的超级大长篇之后,他们会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厌倦,会对未来的创作感到迷茫。他们不敢结束手里正如火如荼的连载作品,因为完结就意味着收入的大幅缩减。他们更害怕开启一部新作品,因为新的作品还是一种自我重复,他们希望突破,但又看在钱的面子上,无法割舍这种盈利取向明确的超级套路的创作。

到了这种时候,他们可能会选择挑战。他们会拿出壮士断腕般的决心,跳出固有的舒适圈,进行新的作品创作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会明确作品的立意,提高创作的难度,这是自我的进化和提升。

所以说,创作也是一座围城,圈里的人想出去,圈外的人想进来。IP向的作者羡慕无线向的作者来钱快,收入稳定。无线向的作者羡慕IP向的作者有文化产品,有可以拿出去炫耀说叨的作品。但在这样一个阶段的相互歆羡之后,每个作者都会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,最终,创作还是会回归到本质,作者也会领悟到自己的使命:

写出一部好作品,可以流传下去的作品,可以光明正大给孩子看、给师长看,能够让各个年龄层级的人,都能领略到故事价值的经典作品。

回归到创作本质,从求快钱、求改编,到求作品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,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,才能不断接近“创作一部好作品”的目标。这时候,作者就变成了作家。而作家一旦明确了自己的目标,“作品的立意”,就根本不是一个问题,而是一个自然的结论了。

 

本节视频分享:L2-2     创意写作分享第二节(2)


下期分享:创意写作分享第二节(3)

评论(16)

热度(2107)

  1. 共28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